2025年8月18日,厦门大学王奇琦副教授带领“数智未来,伦理同行”社会实践队一行11人到访广悦律师事务所,就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开展交流。广悦律所高级合伙人冯清清律师、律师助理霍雨佳热情接待了实践队伍,双方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个人信息权利保护、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合规问题等展开深入探讨。

座谈会上,冯清清律师对王奇琦副教授及实践团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交流中,王奇琦副教授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方向与调研目标,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带来一系列伦理挑战,团队希望通过本次交流,深入了解法律实务中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具体应对,为学术研究提供实务支撑。

交流中,实践团队聚焦AI伦理在实务中的核心议题,提出了多个针对性问题,部分问题如下:
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训练数据需取得个人同意”的规定,在AI绘画工具涉及大量用户肖像数据的场景中,“取得个人同意”的形式和范围应如何界定?
当企业同时面临《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AI模型训练对数据规模的需求时,有哪些实操性建议帮助企业平衡两者关系?
若企业使用公开数据用于AI训练,如何界定“公开数据”的合法使用边界,以避免著作权或隐私权纠纷?
冯清清律师结合过往实务经验,对实践队伍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她强调,“无场景不合规”,数据合规已成为数字时代下各行各业企业发展中的必答题。但重视合规的同时,也要灵活把握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空间。律师助理霍雨佳也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分享了公共数据的使用边界、数据标注的风险防控等内容。同学们亦结合课题调研的实际情况,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实践中伦理挑战的思考。

分享与交流
座谈会后,在冯清清律师的陪同下,王奇琦副教授一行参观了广悦的模拟法庭、办公环境。
此次交流为双方搭建了实务与学术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在人工智能法律与伦理领域的交流。未来广悦将通过分享前沿应用经验,搭建学术与实务联动的交流平台,探索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治理的有效路径。

交流结束之后
同学们发来实践感悟
厦门大学研究生周同学
厦门大学研究生唐同学
厦门大学本科生李同学
厦门大学本科生龙同学
往期推荐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介绍
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是由杨杰主任牵头组建的,专注为互联网及数字经济行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团队。该领域规模超过20人,主要由在互联网与数字经济领域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的资深律师组成。
团队自成立以来,为国内外超过100家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以及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包括数据合规、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股权设计、股权投融资、数字产品合规评估以及争议解决在内的创新型法律服务。
团队多次荣获钱伯斯、ALB、《商法》、The Legal 500、Asialaw 、Legalband等国内外法律评级机构的青睐与推荐。现服务客户包括腾讯微信、阿里巴巴、广汽埃安、维他奶、视源股份、华泰期货、蓝月亮等。客户行业覆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金融、医疗、汽车、消费、媒体、科技等领域。
作者丨霍雨佳
编辑丨钟学瑜
审核丨黎丽娜
审定丨品牌宣传与市场拓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