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年前在新闻报道中看过,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照顾身心障碍的孩子,老人自知自己大限将至,却不知孩子未来何去何从,于是,老人将孩子杀害……这当然是一个人伦悲剧,除了同情和感叹之外,我想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去世后,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机制和工具,确保身心障碍者的权益,“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随着国内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也越发重视。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在附件《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具体分类要求》中,明确规定,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根据服务内容及对象分为7个业务品种,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遗嘱信托、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此外,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广州市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到“探索建立特殊需要信托制度,满足残疾人的长期照顾需求。”这些文件的发布既体现了国家对特殊需要信托的重视。
特殊需要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单一自然人的委托,或者接受单一自然人及其亲属共同委托,以满足和服务特定受益人的生活需求为主要信托目的,管理处分信托财产。这一财富管理工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特殊需要人群,尤其是身心障碍者家庭对于未来无所养的焦虑。
事实上,虽然银保监会将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分为7个品种,但不同的业务品种之间并非是泾渭分明的,可根据委托人的意愿以及受益人的需求,搭配使用。如,特殊需要信托既可以以遗嘱信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保险金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乃至家族信托的方式出现。
身心障碍者并不等于限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只是需要特定的协助才能独立生活,不同的身心障碍人士面临的具体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整体而言,需求主要体现在医疗决策及照护、财产管理、日常生活照护三大方面。特殊需要信托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协助、保护身心障碍的受益人。
在本团队经办的案件当中,不乏为身心障碍者家庭提供法律服务,可以看到身心障碍者家庭面临的风险,以如下案例作为例子说明(为客户保护隐私,案例经过脱敏处理):
案例1:
王女士与前夫已经离异,王女士的父母已经去世,孩子患有自闭症,跟随王女士生活。王女士计划自己去世后,孩子由王女士的姐姐照顾。
可能面对的问题:
如王女士去世,按照法定继承,自闭症孩子将继承王女士所有遗产。而前夫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可要求自行照顾孩子并接管孩子所有的财产。王女士姐姐可能早于孩子去世。
案例2:
黄先生的妻子以及唯一的儿子均患有精神障碍,黄先生因急病去世,在黄先生生前,妻子以及儿子均由黄先生亲自照顾,黄先生偶尔回带妻子以及儿子旅游。黄先生去世后,留有3套不动产以及存款若干。由于不懂得如何照顾身心障碍者,黄先生的亲属只好将妻子及儿子送到封闭式医院生活。通过一系列法院程序,亲属获得妻子和儿子的监护权,同时,获得所有遗产的处置权利。
可能面对的问题:
黄先生意外去世后,妻子和儿子无人照护,亲属不清楚黄先生有什么财产,亲属管理财产存在困难。妻子和儿子由于无人看护,被送入封闭式医院,基本不可能再去旅游。亲属虽然监护妻子和儿子的意愿,但是能力不足,且亲属突然获得巨额的财产,可能会挪用资产,并未实际用在妻子和儿子照顾方面。
前述两个案例具有一定共性,可反映身心障碍人群的具体问题,如亲属之间为了财产争夺身心障碍者的监护权,如没有合适的监护人,如监护人虽然监护意愿,但缺乏监护能力,或缺乏对监护人的监督机制,存在道德风险。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特殊需要信托不失为其中一个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案。
特殊需要信托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信托财产独立于信托当事人而存在,信托公司设立专款专户,有效避免财产纠纷,避免身心障碍人群的财产被他人非法侵吞或挪用。
2.协助身心障碍者管理财产。信托公司可在发挥其投资能力,投资产品,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按照信托协议的安排,支付服务机构、服务人员的特殊费用、旅游费用等,为身心障碍者获得持续的财务支持。
3.资源整合,对接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如对接医疗机构;律师事务所;身心障碍者服务社会组织;家政公司等。
4.全程陪伴,确保身心障碍的受益人终身有所养。回到以上王女士的案例,王女儿虽然将托孤给姐姐,但是如果姐姐去世,孩子的未来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在信托架构设计时,可以保障委托人生前、身故后的安排,设置监护人的更换、监督机制,保障受益人的权益。
“大道之行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愿特殊需要信托制度、产品得到长足的发展,让特殊需要不再“特殊”,特殊需要人群都能获得充分的支持与协助。
声明
本文仅为交流探讨之目的,不代表广悦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任何形式之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与本所沟通授权事宜,并于转载或引用时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就相关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本所联系。
本期作者
作者丨胡帅、欧阳进潼
编辑丨何雪雯
审核丨黎丽娜
审定丨品牌宣传与市场拓展委